馬斯克調侃貝索斯太空首飛:進入軌道了嗎?_互聯網
導語:特斯拉與SpaceX首席執(zhí)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嘲笑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其即將進行的太空邊緣飛行實際上尚未進入軌道。
7月19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周六,特斯拉與SpaceX首席執(zhí)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嘲笑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其即將進行的太空邊緣飛行實際上尚未進入軌道。下圖是粉絲制作的meme,調侃藍色起源公司的新謝潑德號(New Shepard)飛船在返回地球之前只會觸及太空邊緣,而不會進入軌道,與馬斯克所理解的進入太空不一樣。
馬斯克在推特回應“哈哈”。
貝索斯的飛行計劃是在距離海平面62英里(100公里)的卡門線(Káramán)上方飛行,許多人用這條線來定義地球大氣層和太空之間的界限。
貝索斯的飛行大約會持續(xù)11分鐘,在此期間,他和其他乘客將經歷大約3分鐘的失重。與貝索斯同行的還有他的弟弟馬克?貝索斯(Mark Bezos)、82歲的女飛行員沃利?芬克(Wally Funk)以及荷蘭18歲物理專業(yè)學生奧利弗?達曼(Oliver Daeman)。
馬斯克與貝索斯的競爭由來已久,因為兩位億萬富翁都擁有太空探索公司。馬斯克的SpaceX制定了明確的目標,即將來能夠將人類運送到火星上。馬斯克曾表示,他希望幫助人類在這顆紅色星球上殖民。
馬斯克此前曾稱貝索斯的藍色起源是“山寨版SpaceX”,并取笑該公司計劃推出的月球著陸器“藍月亮”,將其比作“藍球”。
最近,兩家公司在美國宇航局(NASA)4月份授予SpaceX價值近30億美元合同的問題上發(fā)生了沖突,藍色起源游說華盛頓允許NASA向另一家公司授予類似合同。(小小)
布蘭森貝索斯太空之行引發(fā)問題:太空邊界到底在哪里?
維珍銀河和藍色起源相繼展開的太空飛行凸顯出這樣一個事實:目前對太空邊界有著不同的定義。
世界上大部分地區(qū)將想象中的“卡門線”認定為太空邊界,其始于地面上空100公里處。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將于當地時間下周二乘坐旗下藍色起源公司的太空艙穿越這條線。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則認為,太空始于地面上空80公里處,能乘坐航天器飛過這一高度的人都可以稱之為宇航員。上周日,理查德?布蘭森和其他機組成員乘坐維珍銀河的太空船越過這條分界線,未能突破卡門線,但落地后仍然獲得了“宇航員之翼”勛章。
專家們表示,藍色起源和維珍銀河的航天器在最高點時帶給乘客的體驗幾乎沒有什么不同,但導致人們已經開始重新審視太空始于何處的問題。而答案會因為從科學、商業(yè)或法律等不同角度考量問題而有所不同。
“科學家們認識到,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來定義太空邊界,”加州理工學院天文學和行星科學教授凱瑟琳?德克爾(Katherine de kler)說。
德克爾表示,行星科學家對太空邊界并沒有達成共識。她將外逸層底部定為地球或其他行星與太空的邊界。外逸層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所認定的大氣最外層。然而德克爾說,外逸層底部距離地面大約有700公里。如果把這一概念應用到定義地球的太空邊界,就意味著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國際空間站仍然位于地球大氣層中。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軌道高度距離地面547公里,而國際空間站軌道高度距離地面400公里。
“卡門線”則是國際公認的太空邊界,由國際航空聯合會(FAI)設定。著名工程師兼數學家西奧多?馮?卡門(Theodore von Karman)在20世紀50年代計算出,這是有翼航空器無法再保持飛行高度的地方,因此被命名為“卡門線”。
圖示:上周日,布蘭森成功抵達太空邊緣,貝索斯也將緊隨其后。但這兩位億萬富翁創(chuàng)始人在航天器、飛行保障方式和航天器上升高度方面仍存在一些差異。
哈佛大學應用天文學教授阿麗莎?古德曼(Alyssa Goodman)說,認定太空邊界的一種實用方法是考慮能升空的運載工具類型。飛機可以在地球大氣層中飛行,因為空氣壓力能夠為飛機機翼提供升力。然而要進入太空,運載工具需要借助推進器的動力。
藍色起源表示,其新謝潑德號發(fā)射系統(tǒng)從設計上就是要“飛越卡門線”,“所以我們的宇航員名字旁邊不會有星號(特別注釋)”。藍色起源稱,飛越這條線會帶來完全不同的體驗。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航空航天工程教授、前NASA宇航員格雷戈里?查米托夫(Gregory Chamitoff)說,人們根本無法分辨身處距離地面80公里和100公里的高空有什么區(qū)別。在這兩次旅行中,乘客都能體驗幾分鐘的失重狀態(tài)。

 